时值三月,全国进入两会时间。2019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也在北京举行。中南大专家学者紧扣“两会”脉搏,热议两会热点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新举措,并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为国家改革与发展建言。
越来越有“获得感”的减税降费
杨灿明 教授
“减税降费”无疑是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根据报告的内容,新的一年,政府将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增值税税率和社保费率在内的多项税费指标将得到更大幅度的下调,一批影响企业负担的收费也将得到有效的清理,预计全年将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
事实上,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减税降费”是我国近年来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一段时间以来,围绕如何有效降低企业实际税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营业税改增值税、增值税税率的下调、以及所得税层面针对不同主体的优惠政策等等,有效降低了微观企业负担和经济运行的成本。
不过,前期的减税降费措施更多关注结构层面的因素,因此,尽管政府的减税规模不断增加,但企业层面的“获得感”却并没有同步提升,或者说,不同微观主体对减税降费的感知存在差异。
令人惊喜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直面上述问题,在继续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政策方向由结构性转向普惠性,这充分体现在税率和费率非选择性的整体下调,减税降费的效应将更加明显。
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更大规模且带有普惠性特点的减税降费政策面前,企业和普通民众将越来越有“获得感”!
今年的两会给我的两大惊喜
叶青 教授
俗话说得好,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作为统计工作者和财税研究者,今年全国两会给我最大的惊喜有两个。
第一个惊喜,是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6.5%。为了这个GDP的区间增幅,我做出了一点努力。我在2015年11月29日提交了一篇民主党派信息——《关于只公布重要指标上下限的建议》。我建议对“GDP增长率”、“税收计划”、“财政支出”这三个相关指标做上下限的数字预计。区间增幅可以反映统计的公信力,可以放心大胆地进行真实统计。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采用了区间增幅的表述方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遗憾的是,2017年又采用了“6.5%左右”的表述。结果6.9%,差距有点大。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依然是提6.5%左右。这让我很失望。最终结果是6.6%,属于“右”的情况。如果经济发展可以这样简简单单地左左右右,还要统计局干什么?好在2019年终于采用了6-6.5%的区间增幅。要知道,2019年有11个省采用区间增幅的方法。
第二惊喜是,今年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两种减负方式。一是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重点降低制造业和小微企业税收负担。深化增值税改革,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保持6%一档的税率不变,但通过采取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增加税收抵扣等配套措施,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继续向推进税率三档并两档、税制简化方向迈进。抓好年初出台的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政策落实。很多专家认为,增值税能够降低一个点就不错了,结果3个点。第三产业的增值税也降低了一个点。有的大企业因此而降低税负一个亿。
二是明显降低企业社保缴费负担。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稳定现行征缴方式,各地在征收体制改革过程中不得采取增加小微企业实际缴费负担的做法,不得自行对历史欠费进行集中清缴。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今年务必使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社保缴费负担有实质性下降。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达到19%,多年来没有降低。现在可以降低到16%,出乎意料。遗憾的是企业所得税没有大的变化。企业所得税是我国第二大税种,2016年收入总额达28850亿元,涉及千万户企业纳税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对第一财经分析,这是企业所得税法自2008年正式施行后首次修正,10年来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给企业减税放权原则,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减税新政助推的全球减税浪潮,我国25%的企业所得税有可能降低,相关优惠政策会进一步加强,反避税方面也会有新的变化。总体而言这次企业所得税修正会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刘剑文认为,企业所得税目前25%的税率可以考虑降低到22%左右。但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西部开发开放新的政策措施,西部地区企业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到期后继续执行。这也是一个办法。
关于国家宣布降低增值税税率的理论思考
吴俊培 教授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国家将进行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并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这一决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进一步降低增值税税率是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税制改革对于推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流转税在税收结构中的主体地位一直没有被触动,成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瓶颈。
首先,降低增值税税率有利于我国的税制由间接税为主向直接税为主的转变。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来说,直接税为主的税收更有利于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更有利于处理税费的综合负担率问题,也更有利于建立经济稳定的调控体系。因此降低增值税税率不是简单的税制改革,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其次,降低增值税税率有利于中小企业,或者说民营企业的大力发展。增值税对于企业来说构成成本,也就是说是企业投资的门槛,扣除成本以后仍有盈利是投资的必要条件。增值税税率高,企业投资的门槛高。这有利于资本有机构成高的大企业,不利于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因此降低增值税税率实际上是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
最后,降低增值税税率乃至建立以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有利于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财政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的核心制度。财政体制由税制、分税和转移支付制度构成。在这三个构件中,税制是基础。稳定有序的财政体制是改革有序、变化有度的重要保障。税制基础性的改革搞好了,就可以有序有度的推进其他方面的改革。
构建现代财政制度落实减税降费
张克中 教授
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减税降费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的重要方式和途径。李克强总理指出,要确保减税降费落实到位,2019年全年预计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事实上,我国对减税降费的呼声由来已久,但往往是减税未减负,企业和个人的负担依旧没有减弱,减税举措难以落到实处。
由于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长期分离,地方政府掌握着将近50%的税收却承担着80%以上的财政支出,收支压力很大,一旦大规模减轻税收,势必会让本就捉襟见肘的收支格局雪上加霜。为保障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和维持现有的利益分配格局,地方政府会寻找新的“生财之道”。我国历史赋役改革进程中长期存在“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黄宗羲定律”。因此,新时代减税降费落到实处应该在完善央地财政关系、规范政府行为和优化支出结构三方面多下功夫。
一是完善央地财政关系。厘清利益分配的格局,让减税的政策负担在央地之间保持合理分担,进一步优化省以下财政体制。二是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改革政府的运行方式,完善激励机制,转变政府职能,真正让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决定因素。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作用,规范政府行为,建立民主、法治、预算透明财政,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三是积极开源节流,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中央财政要主动开源节流,增加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央企上缴利润,压减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经费,收回长期沉淀资金。地方政府也要主动挖潜,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多渠道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要确保在完成减税降费目标的同时,事关民生的公共服务支出只增不减。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减税降费的举措事关实体经济的稳定和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构建法治化、民主化的现代财政制度才能摆脱“黄宗羲定律”的窠臼!
全国“两会”传来重大“利好”
许建国 教授
3月5日,全国“两会”传来重大“利好”!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将我国增值税制造业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10%的税率降至9%;各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可降至16%。这是国家在经济下行期间出台的又一轮真正、大规模、实质性的减税降费举措,我们要为党中央、国务院的这项重大决策,真心点赞!近些年来,我国间接税比重过大、增值税率和社保费率偏高的矛盾愈来愈突出,它加重了企业负担;推高了企业成本和商品劳务价格;削弱了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抑制了国内消费;加重了中低收入阶层的税收负担。此次减税降费政策的贯彻实施,对于我国数以千万计的实体企业和广大消费者来说,无异于旱中送水、雪中送炭!同时,我们期盼,在实施减税降费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政府债务和财政赤字规模,削减非生产性、非必需的政府开支。只要我们上下同心、节支增效,就一定能够共渡时艰,最终战胜经济下行困难。
减税降费决策部署:呈大手笔、普惠式、实质性降负特征
庞凤喜 教授
面对当前国内外少有的复杂严峻形势,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市场活力,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减税降费进行了力度空前的决策部署,明确指出:“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确保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同时,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该部署直击当前市场主体的痛点和难点,兼顾效率与公平,不仅反映了中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为企业纾难解困的信心和决心,是创设公平营商环境、有效提升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而且与以往进行的同类改革相比,此次减税降费的决策部署呈现出明显的大手笔、普惠式、实质性降负特征。
从近几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减税降费的部署来看,2016 -2018年,全国减税降费金额分别为5000多亿元、5500亿元、13000亿元,而此次预计高达20000亿元之巨,呈现典型的大手笔特征。同时,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尤其是2012年实行以结构性减税为“重中之重”的积极财政政策以来,我国长期以税收优惠为抓手,担当政府调节经济的重要工具,并长期实施对特定企业、特定时限、特定领域、特定行业的税收优惠,因而其减税降费呈现差别性、临时权宜性特征。与以往不同,此次作出的减税降费部署,则呈现鲜明的普惠式与实质性降负特征,具体体现为统一对增值税税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双双实施大力度普降的方式,使所有企业可以无差别地实质性享受国家改革红利,也在较大程度上表明,我国惯常采用的借助于税收优惠实现的“区别对待”,正朝借助于统一税制、优化税(费)制而实现 “一视同仁”式调控方式的根本转变,既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又符合广大企业的普遍期盼,也是通过税费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体现。
从“减税降费”看财政收入及税费改革
陈志勇 教授
今年“减税降费”预计达2万亿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但从当年预期财政收入看,仍将有5%的增长,可见“减税降费”额是按动态测算的,即实际运行中财政收入仍会保持一定的增长,但增长率将低于GDP的增长比率。按本年GDP增长6~6.5%的目标值,低于的幅度为1~1.5%,实际运行中幅度差与预期值可能会有偏离,因为财政收入增长率是按现价计,而GDP增长率是按不变价计的。
以上是“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的年度影响,而从中长期看,“减税降费”对财政收入以及税费改革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是财政学者所要关注的。这里所谓的税费改革,既包括收入制度,也包括征管制度。
1.“减税降费”中增值税税率下调是主要举措,预计将降低税负8千亿元,尽管如此,增值税改革仍未到位,其目标之一是税率由“三挡”并“两档”,而无论在何时“并档”,都会以不提高总体税负甚至进一步降低税负为前提。本轮个人所得税改革以动态计年度减税额达4000亿元,尽管仍存在进一步减税的操作空间(主要是适当调低边际税率),但从中长期看,由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个税税率的累进性,其增长潜力是很大的。因此,可以预计,未来以增值税为主的间接税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的比重会有所下降,而直接税尤其是个人所得税所占比重会逐步上升,从而税收收入中间接税比重过高,直接税比重过低的状况会有所改变。
2.国地税合并、社保费由税务部门一体征收及现代信息技术在税费征纳中的普遍应用,将极大促进税费征管的统一性和规范性,有效解决地区间征收标准和覆盖面差异带来的问题,更好地落实统一税费体系下的“严征管”、“应收尽收”以及纳税公平原则。这样一来,由于实际征收标准的一致性,以及不断堵塞征管“漏洞”而带来征收覆盖面的扩大,即使在税率费率降低的情况下,仍会带来财政收入的一定增长,这在个人所得税及社保费征收领域会体现得更加充分。
3.“减税降费”将有力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市场活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是“源”,财政收入是“流”,有“源”才有“流”,这也是所谓“财源建设”的道理。因此,从中长期看,“减税降费”将不断巩固财政来源基础,有利于满足未来日益增长的财政需要。
从“减税降费”看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运用
陈志勇 教授
“减税降费”无疑是各界对今年“两会”关注的热点,根据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年度财政方案,今年减税降费总额预计达到两万亿元,力度前所未有,在世界范围内也独树一帜。这不仅表明我国税制改革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向深度推进,同时反映了当前财政政策调控所运用工具组合及重心的变化。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以及金融杠杆率已经偏高的情况下,财政政策需要更加积极,以利于保增长、稳就业、调结构、防风险。我国以往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较多的是倚重支出扩张和国债增发,而本轮的调控,则更加强调收入政策的运用,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在财政管理中自我加压的决心。
1.两万亿元左右的“减税降费”总额,占目标GDP的近2%,意味着企业和居民将获得巨大的实惠。根据该方案测算,增值税税率降低将减税8000亿元左右,个人所得税改革将减税4000亿元左右,社会保险费率调整将减负4000亿元左右,这将有力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激发实体经济活力,并为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供给效率创造有利条件。
2.在大规模“减税降费”的背景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增长6.5%,与GDP增长目标基本同步,相应地赤字率由2.6%微升到2.8%,仅提高了0.2个百分点,表明了积极财政政策运用中的审慎性一面。这是由于当前经济与财政运行中仍存在许多风险因素,包括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已积累了较大规模等,适当控制赤字水平有利于保障财政政策调控的回旋空间和财政发展的可持续性。
3.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中,除了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保持合理增长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要求压缩3%以上,其中中央财政一般性支出压减5%以上,“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表明在发挥财政政策宏观调控功能的同时,要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提高支出绩效。实际上,我国的财政支出绩效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包括盘活存量资金、优化结构安排,堵塞“跑冒滴漏”、避免损失浪费,加强绩效管理,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等等。本年度政府预算的这一安排,对财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利于预算及支出管理改革的深度推进。
减税降费之后还需要关注什么?
薛钢 教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减税降费的决心,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良好的减税降费政策在落实中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要争取减税降费与优化支出的同时并存
税收与收费是政府以非市场方式取得收入,为公共服务的供给提供资金保障的基本手段。减税降费不能以降低公共服务水平与质量为代价,否则会影响国家治理的能力。因此,在不增加财政赤字、不扩大政府债务的情况下,又要保持民生财政的继续投入,就应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财政支出结构从“行政财政”偏向“民生财政”,尤其是优化财政资金的存量,通过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提高预算绩效。一方面可以为进一步减税降费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也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二)要追求减税降费与税制结构优化的同时并存
在备受关注的情况下,减税降费是符合民意,而增税就是不合时宜。实际上,税制结构的优化具有自身的逻辑。2008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降低直接税税率的同时,也会伴随着间接税税率的提高。与此类似,要将减税降费与税制结构优化相结合,要完成税制结构从间接税向直接税的转换,只能依赖于自然人的直接税(例如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所以,在未来的改革中,更应该是通过以增值税为代表的减税为其他税种的优化打开空间。
(三)要实现减税降费与征管善治的同时并存
近年来,国务院、财政部、税务总局减税降费政策不断出台,但是在实践中,却经常出现不和谐的声音。究其原因,仍然是执法者的理念缺乏转换。伴随着税收征管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这本身就是国家治理能力提高的表现形式之一,可以预期税务机关面临的税基会日益扩大。在“宽税基”的前提下,执法部门需要做到不仅仅是“严征管”,更需要学会“善征管”。因此,减税降费的改革不仅仅是税费规模数量的减少,更应该是税费规模至上思维的降维和征管服务能力的升级,让更有技术与温度的服务措施优化税收治理环境,与减税降费政策形成制度合力。
解社会主要矛盾创造人民美好生活
钱学锋 教授
无论是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全生命周期覆盖,还是减负降税、减证便民、携号转网、提速降费、购置优惠、清偿拖欠、保障供水等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包,克强总理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无不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着力破解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坚定决心和有力举措。
2018年,我国GDP规模首次突破90万亿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时,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大制造业国和第一大贸易国的地位,国家竞争力日益增强。乐观估计,如果中国经济保持6%左右的速度稳定增长,有望在2022年前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入发达国家行列。然而,在宏观经济继续向好向上的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大量不平衡不充分因素,阻碍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果这些不平衡不充分因素不逐步消除和解决,人民就不会有幸福感,百姓就不会有获得感,国家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成就感。
因而,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不局限于宏观大政方针和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还聚焦落实寻常百姓的民生关切,切实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和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必定伴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一同实现。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稳定就业
汪海粟 教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稳定就业的系列政策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其内容之广和力度之大为历年少见。其中既有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并举和重点降低制造业及小微企业税收负担的制度设计;又有下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和稳定现行征缴方式的明确规定;还有从失业保险基金结余中拿出1000亿元,用于1500万人次以上的职工技能提升和转岗转业培训的具体安排。这表明中国政府不仅对近年来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面对的经营困境有清醒的认知,而且也对解决该类问题提出了多策并举的方案。
我认为,关于中小企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除了被广泛强调的GDP占比、新增就业岗位、提供国家税收和促进技术创新等之外,还有两项被学术界较少提及的隐形社会贡献值得高度关注:一是通过成本比较优势为中低收入社会群体提供的消费者剩余;二是承担了数以亿计的农村和城镇新就业员工在岗培训职能。所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相关政策显然是利国利民之举。希望该类政策能够有效落实,也希望中国的中小企业在更公平和更健康的营商环境中有所作为。
决胜脱贫攻坚迈步乡村振兴
吴海涛 教授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关键之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为迈步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2018年是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战役的开局之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38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280万人,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尽管剩下两年只有1600多万人的脱贫任务,但是剩余贫困集中在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县,脱贫难度大、脱贫任务艰。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加大“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力度,落实对特殊贫困人口的保障措施,并强调越是到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越要抓实抓细各项工作,确保脱贫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
乡村振兴是2035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总理在工作报告中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有机结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唯物主义实践论,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谋篇布局,必将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划重点——旅游学人视角
李明龙 副教授
关键词1:大众旅游+品质旅游
“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新时代旅游的发展应立足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人们对休闲、旅游的需求已逐渐从奢侈品转为日常消费甚至必需品。旅游只有进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旅游时代,才有持续的生命力。而新时代旅游消费的大众化、社会化等特性对旅游品质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继续推动厕所革命,优化产业供给,发展优质旅游,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需要政府与从业者相向而行,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关键词2:生态旅游+亲环境行为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生态与低碳同样是旅游要实现的目标,也是旅游作为“无烟产业”的优势所在。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并激发旅游中的亲环境行为,是旅游界应尽的责任。
关键词3:全域旅游+供给多样化
“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多渠道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破除民间资本进入的堵点”——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面对旅游行业供需不平衡的现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是主要方向。为此,需要继续坚持全域旅游的发展方向,部分地区可由旅游统筹全局工作,吸纳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广泛社会力量,提供高质量和多样化的旅游服务。
关键词4:文化与旅游融合
“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对于刚成立不足一年的文化和旅游部,如何有效实现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仍是目前的主要任务。我们要以旅游为手段推动文化的价值实现与传播,以文化为手段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为广大民众开发更有文化、更有内涵的旅游产品,实现文旅大融合,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工作报告中的“互联网(+)”
费显政 教授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日益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它不仅改变着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消费模式,推动着传统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还引领着新兴产业的繁荣发展,促进了医疗教育事业的公平共享,甚至在社会的治理和监督、政府的服务和监管等领域,移动互联网也扮演着升级赋能的关键角色。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互联网(+)”出现了8次,涉及社会各行各业、人民生活方方面面。既展示出政府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雄心和布局,也体现了如何加快利用这一基础设施来推动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谋略和远见。
2019年被视为5G的元年,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新升级给不同行业、不同主体都将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从组织到个人,从民间到政府,从商业到文化;地不问南北,人不分西东,业不论新旧,都需要在新技术的洪流中重新思考并调整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响应时代的召唤。
着力构建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体系
陈池波 教授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重点谈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全国两会上,同是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 “乡村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即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连续两年同一天在全国两会上谈同一话题,足见乡村振兴在总书记心中的分量。
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因此,构建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体系、强化政策支持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保障。目前,人才、土地、资金等要素约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最突出的瓶颈。构建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体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必须优先考虑“三农”干部配备,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优先保障“三农”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真真切切地推动“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向乡村振兴配置。第一,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激励政策体系,解决好“人”的问题。大力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培植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激励政策引导社会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第二,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政策体系,解决好“地”的问题。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办法,盘活农村闲置土地,用好集体建设用地,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的配套用地。第三,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多元长效投入政策体系,解决好“钱”的问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推进涉农金融改革创新,鼓励金融资本助力乡村振兴;激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农村,发挥好社会资本的力量,拓宽乡村振兴的融资渠道。
新时代需要“工匠精神”
赵琛徽 教授
“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事实上,这是李克强总理自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届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强调“工匠精神”。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充满着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中国经济面临着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传承和培育工匠精神,着力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造就一批大国工匠,是人才强国战略和实业振兴的具体落实,是推动供给侧结构型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国梦的内在需要和有效举措,必须为国家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匠精神自古延续,源远流长,已有上千年历史,古代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赵州桥,近代有苏州的刺绣和景德镇陶瓷,现代有大国重器载人航天,有国家电网的特高压智能电网,有华为公司的智能手机和5G网络,一代一代的匠人们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一门职业,视工作为修行,视品质为生命。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守正出新,包括专心专注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对于当代企业来讲,工匠精神就是注重细节、不断改进和致力追求高质量产品及高品质服务的精神,它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忘我投入的境界,亦是一种追求突破与创新的价值取向,也是一种尽职尽责、细心坚持和专注笃定的行为表现。
“你们不仅讲解书本知识,同时传授职业技能;不仅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同时培育修炼匠心、格物致知。”
“有人把教师比作灵魂工程师,我希望你们同时成为‘中国制造’卓越雕塑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时的讲话
尽管工匠精神,最早是源于手工业和作坊,并演化为长寿企业的基因,但事实上各行各业都不能缺乏工匠精神,企业与“工匠精神”结合是品质、品牌、信誉和信心,个人与工匠精神”结合是人才、大师和人才强国,政务与“工匠精神”结合是推动国家发展 增进人民福祉。医生要细心对病人进行诊疗,精心确定治疗方案;教师要认真备好、上好每一堂课,专心批改作业,教书育人……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正如李克强总理2017年考察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所说“你们不仅讲解书本知识,同时传授职业技能;不仅引导学生服务国家、服务社会,同时培育修炼匠心、格物致知。”“有人把教师比作灵魂工程师,我希望你们同时成为‘中国制造’卓越雕塑师!”
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塑造匠心、匠技和匠魂,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营造推崇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和匠心文化,为工匠精神厚植土壤,倡导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建立健全工匠精神评价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工匠的地位和待遇;需要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加大研发投入,多维激发员工钻研生产技艺,开展技术革新,做到管理精益,服务精细,运营精准,让工匠和技能人才有充分的成就感、获得感和不断前进的目标动力;需要教育发挥基础作用,在国民教育体系融入工匠精神教育,注重技能、鼓励创新,导向冲锋,彻底告别“四唯”评价人才的恶劣倾向,重塑并强化工匠精神的民族基因;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发挥能动作用,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持之以恒做好自己的事,履责任,重操守,终身学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所为行家里手和一名与时俱进的劳动者。
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热点解读
曹新明 教授
“要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放宽市场准入,加强公正监管,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更加活跃。”——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必将产生以下重要效用:第一,有利于放宽市场准入,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允许更多领域实行外资独资经营,是落实金融等行业改革开放的举措。第二,有利于加强对市场运营的公正监管。社会实践中,对市场监管是一种非常严肃的政府行为,监管者必须切实做到履职公心、监管公正、程序公开、裁量公平和结果公示。第三,有利于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指标,衡量营商环境优劣的标准有很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其概括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第四,有利于让市场主体更加活跃地参与市场经营活动。第五,有利于完善以产权制度为基础、以法律为依据的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体系。
“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扩大国际创新合作。”——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解读:李克强总理的这段报告,首先是庄严地宣告了我国政府对科学研发的高度重视,将“提升科技支撑能力”作为2019年中央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了若干重要举措。其次,精准地抓住了我国科学研究仍然难以全方位地满足我国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紧迫需求,尤其是对关键核心技术的需求,因此特别强调要“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公关”。第三,清晰地指出了“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有效路径,就是“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事实上,企业才是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真正主体,能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中爆发出巨大的原始创新活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政府工作报告中还强调了“扩大国际创新合作”对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必要性。多年来,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科学研究的国际创新合作,并取得明显成效。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该项举措,表明我国政府希望扩大国际创新合作的决心,并且看到了这种扩大必将产生积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