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1978年12月18日,北京,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个为期四天的会议,揭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
40年前,1978年,武汉,当时的湖北财经学院迎来了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他们怀着对知识的渴望来到这个刚刚更名后的学院,开始了求学的征程。他们其中的很多人或许都想象不到,自己将会一路见证这所学院的发展。
1978年,在这个国家发展历史性转折时期,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1984年,中南政法学院恢复建校,1985年,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2000年,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大学合并成立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从1978到2018,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中国人民,始终顽强拼搏,锐意进取,在改革开放的征途中扬帆远航,奏响新时代的乐章;从1978到2018,湖北财经学院经历分合,始终艰苦奋斗,一往无前,如今的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昂首挺胸,谱下“双一流”华章。
四十年光阴荏苒,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不断攀登新的高峰。今天,让我们走进改革开放初的那些故事,听听来自40年前的声音。
我们在呼唤你,你能听到吗?
“那一年,我是一个16岁的小姑娘”
1979年的10月8日,朱巧玲只身带着一个桶、一个开水瓶、一个手拎包,坐在人来人往的火车站里。她手里拿着的是邵阳到武汉的通票,需要在长沙转车。16岁的小姑娘在各个窗口间紧张地转来转去,终于办好了转车的手续。拿着一本书在火车站里等,直到坐上火车,才稍微放下心来。
她拿着取通知书,怀着一点点担心和憧憬,独自一人奔赴相距千里的陌生学校——湖北财经学院。抵达武昌站后,找到了接站的师兄师姐,跟随着他们一起步入了学校大门。
改革开放初期,朱巧玲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参加全国统考的考生;而这所才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的学校,它要面临的不仅仅是各学科的恢复,还有教学设施、生活设施的恢复,面临着全面建设的艰巨任务。
朱巧玲此时并不了解这些。她更难以预见的是,从走进学校这一刻起到之后的四十年,她的人生道路都将和这所学校的发展轨迹紧密相连。
朱巧玲原本报考的志愿是国民经济计划专业,但在拿到录取通知书时,看到录取通知书上写的却是“政治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她并不知道什么是政治经济学,更不知道学了以后要做什么。相比于她的茫然,她的母亲倒表现得非常淡定:“你管它干什么,反正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多年之后朱巧玲才了解到,自己是为何误打误撞进入了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原来当时负责招生的老师为了平衡计统系与政治系在湖南所招女生的比例,将朱巧玲调入了政治系。进入政治系学习后,她才知道自己是学校第一届经济学的学生。此时全校只有政治经济学这一个经济学专业,但实力非常雄厚,在全国的理论经济学当中排名第九。
回忆起当初报到时的场景,朱巧玲仍觉得历历在目。1979年的国庆假期只有三天,所以1979年10月8日那天,朱巧玲很早便办完了报到手续,选择住在了首义校区28号楼317宿舍的一个上铺,这一住就是四年。
此时恢复高考招生不久,学校三个年级的学生人数加起来不到千余人。到食堂吃饭要用饭票,打水要用水票。当时物质短缺,食物品种单一,难得有肉吃,“当时只有逢年过节食堂加餐,才有红烧丸子,这样的加餐逢国庆节、五一劳动节才能吃上一次,每次我们女生都能吃十个”。
住宿条件和现在相比也是截然不同。朱巧玲所住的28号楼里,一间宿舍大概有18㎡,里面要住八个人,每个人有一张铁架床、一张书桌、一个板凳。但装衣服的箱子、打水用的开水瓶和一个桶等生活用品,都需要自己带,宿舍被挤得满满当当。宿舍里没有独立的淋浴间,只能靠打水来洗澡,或是去公共的浴室。可浴室一周才开放一次,学校里还经常停水。“有一年气温特别高,再加上停水,学校怕学生中暑,只好提前放假,暑假回来以后才进行期末考试。这一次事件后,学校专门拨出资金,修了一个蘑菇状的水塔,终于缓解了这个问题。”这个水塔至今仍在首义校区。
今年文澴楼建成后,朱巧玲去文澴楼上课,看到了楼里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兴奋得不得了。她立马拍了图片,发到了老同学群里。老同学们纷纷问起来:“现在学校教室有这么好了吗?”朱巧玲说:“这是我用过的最好的一间教室。”而在四十年前,师生们还用着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教室。教室未经修缮,多为平房,师生们就叫它们“平一”“平二”“平三”等等。老师上课,粉笔灰会直接撒在前排的桌子上,甚至撒得地上到处都是。
可是,物质的匮乏并没有阻挡学生们的青春热情。同学们每周末会去做义务劳动,集体把校园的角角落落打扫干净。“那时好像什么都是自己干,做这种义务劳动还挺有意义的,挺有趣的。因为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也不是很高,所以那个时候也没有觉得特别艰难。相反觉得能够在大学里面学习,就很珍惜学习的机会了,对物质的方面没有更多的要求,总是去克服。”朱巧玲还回忆起当时“抢座位”的情景——上课去教室抢座位,没课时去图书馆抢座位,对知识的渴求让人忘记了物质生活上的匮乏。
谈起曾经的老师,她骄傲地念出了一个个名字,“当时配备的老师都是很顶级的经济学专业老师,教授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张寄涛老师、周彦文老师、夏兴园老师、胡逢吉老师,教授《资本论》的邱丹老师、沈伊莉老师、王时杰老师。此外还有教授经济史的赵德馨老师、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张家骧老师、教授西方学说史的谷远峰老师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当时本科硕士的导师,在全国都是知名的,其中张寄涛老师还是第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论文奖的获得者。”
由于当时社会的特殊性,在这个由49名学生组成政经79的班集体中,最大年龄的学生与最小的学生相差大概14岁,朱巧玲是最小的一名女生。本科毕业以后,大多数同学都直接参加了工作,少数人选择继续深造,朱巧玲是班上12个女生中唯一一个应届报考硕士研究生的。有着名师的精心培育,加上学生的努力奋进,这个班级走出了尹汉宁、王东京、吕东升等一大批人才。朱巧玲一心想成为教师,所以本科毕业后的她坚定地选择了考研。
1986年,朱巧玲获得了我校的经济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后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2004年继续在我校在职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取得博士文凭。有意思的是,朱巧玲虽然本硕博都是在我校就读,但她三份毕业文凭的校名是不一样的。她本科的毕业文凭上写的是湖北财经学院,硕士的毕业文凭是中南财经大学,博士文凭上写的则是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从1979年进入学校,到2007博士毕业,朱巧玲的求学和执教经历刚好历经了学校发展变迁的三个阶段。
朱巧玲每次和人谈起这件事,别人总以为她是在三所不同的学校读完了本、硕、博。她对此的解释堪称风趣:“你看我的校名越来越长,说明我们学校在发展,学科也是从原来的六大学科到现在的九大学科,对吧?”
六大学科指的是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哲学,2000年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后,又逐渐增加了史学、工学、艺术学门类。回想起1978年湖北财经学院成立时,设置了财政系、计统系、基建财务系、会计系、工业经济系、农业经济系、商业经济系、政治系和法律系。1983年6月调整系、科及专业设置时,还增加了信息系等。朱巧玲才入学时,政治经济学专业还属于政治系。两校合并后,学校对专业、学科再次进行调整。最初的政治系一分为三,分别并入了经济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
从“六大”到“九大”,代表着学校从一个专业性大学,到一个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学校原是财政部部属的重点院校,现在已经成为入选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以及建设学科名单的学校。纵看整个学校的发展路径,包括专业的调整、院系的设置,都是与国家的改革变化相关联的。“就像我们的国家一样,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朱巧玲认为,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学校,都经历了了不起的发展。
从一个16岁的小姑娘,到如今已在学校度过了近四十年春秋,朱巧玲也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除了近几年因健康原因外,32年来,朱巧玲每年都要为本科生讲授政治经济学课程。她是最早在湖北省使用多媒体教《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老师,因此还获得过湖北省高校工委“三育人”先进个人称号。这么多年里,她主编并参与编写了不少教材,其中和梅金平老师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获得了武汉市的优秀奖,和卢现祥老师一起主编《新制度经济学》,获得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朱巧玲将此视为自己的成长:“从用我的老师的教材到我自己编教材给学生用,从自己学习,到最后可以把所学的知识转换成生产力,向学生传道、解惑、授业。”
在学校读书、任教了近四十年的朱巧玲,对我校经济学专业的发展尤其骄傲。她为我们一一细数了经济学专业发展到现在的成就:从硕士点、博士点来看,过去只有一个政治经济学这样的一个硕士点,现在有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予权,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政治经济学、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等6个博士点和政治经济学、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经济思想史、世界经济、国民经济管理学、国际商务等8个硕士点。从师资来看,政治经济学的师资队伍无论是结构还是人数,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在朱巧玲的生命中,母校已横跨了近四十年的时间。“从16岁对经济学毫无了解的一个人,到完成了本科硕士博士的学习,再到1986年留校任教,一路成长。从一个助教到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导,到今年也有32年了。我是伴随学校成长的,所以学校培养了我,我也终身为这个学校服务了。我感恩国家的改革开放提供的发展机遇;感恩母校和恩师的栽培;感恩所有教过的学生的信任。预祝母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1978&2018】
1977年10月,当时的湖北财经专科学校革委会向湖北省革委会及教育局提出报告,请求将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学制改为四年制本科。1978年元月26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下发鄂革文[1978]8号文件,同意将湖北财经专科学校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1984年,中南政法学院恢复建校。1985年,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2000年,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大学合并成立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1978年春,郭道扬接受商业部下达的“中国会计发展史”研究课题,同年8月完成了长达9万余字的《中国会计发展史》长篇论文,并被全国首届商业会计学术讨论会称为“本次学术会议中的重要学术研究成果”。如今,《中国会计史稿》被称为“东方的第一步会计史著作”。
1978年招生人数:本科生386人、研究生15人,共401人;1979年招生人数:本科714人、专修科5643人、函授852人、研究生17人,共7226人;1979年9月,招收哲学、政治经济学、会计、法律等方向研究生17名。如今,2018年,我校本科招生5072人,港澳台侨90人,预科生113人。招收研究生3200余名。
1978年起,学校对外学术交流活动日益活跃。学院还和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一些学校建立了经常联系。学校还延聘、邀请了国内外一批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交流经验。如今,在对外学术交流方面,学校与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的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国际合作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关系。
1978年,马克思主义哲学、金融学、工业经济学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79年3月,设置14个专业:政治、法律、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会计、统计、国民经济计划、财政、金融、基建财务与信用等。如今,学校现有58个本科专业,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10个。
1978年,工业经济专业教师邬义均、郑汝铭等编写《中国工业经济》(上下册)教材;企业管理教研室先后与上海财经学院、辽宁大学、陕西财经学院、西南财经学院联合编写了《企业管理》教材,后几经修改,形成《企业管理导论》、《经营管理》、《生产管理》系列教材。这一年学校共出版专著3本,编写教材5本,论文13篇。如今,学校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基本稳定在全国高校前列,财经、政法类高校第一的位次。近10年,学校教师共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共计1100余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门重大攻关科研项目共560余项,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司法部和科技部及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共620余项,共取得科研成果13000余项,其中专著800余部,编著及教材800余部,论文11000余篇。
1978年底,财政部在烟台召开全国财经院校教材建设会议,我校出席会议的法律系主任丁焕春教授提出编写《经济法概论》的计划得到了会议的肯定,并正式列入教材计划。1979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后第一次法学科研规划会议,会上丁焕春教授提出撰写《经济法概论》的计划又得到了会议的肯定,并列入规划。自此,一本《经济法概论》教材,学校在国家的两个部委分别立项,这在当时是罕见的。如今,学校有国家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6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入选湖北省“荆楚卓越”协同育人计划项目5项,获批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学校在中国智库索引发布的“211”高校智库MRPA测评综合分排序中以100分荣获第一名。学校现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创新引智基地、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委智库、8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以及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组建的行业研究基地等20多个高水平学术平台。2018年7月,学校与中国建设银行签订合作办学协议,成立PG电子·(中国)官方网站建行学院,实现银校强强联手,构建新型产学研战略合作联盟关系。近年来,学校有百余项咨政报告得到相关领导批示或被省级及以上政府部门采纳,其中10余项获中央领导批示。
1979年1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湖北财经学院正式实行由财务部及湖北省双重领导,以财务部为主的管理体制。
1979年成立湖北财经学院学术委员会。1979年底,全院共有14个专业、45个教研室,教师共计440人。师资队伍的状况与当时改革开放的形势不相适应,亟待补充和提高,于是学校从外单位调回调入骨干教师,选拔优秀本科、硕士毕业生留校任教,从外校引进优秀本科、硕士毕业生,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梯队,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广大教师业务水平。如今,学校共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总数1500余人,教师中教授280余人,副教授570余人,博士生导师200余人。 我校先后聘任校聘海内外“文澜学者”讲座教授30名,2人获评“文澜学者”资深教授,12人获评“文澜学者”特聘教授,75人获评“文澜青年学者”。此外2人入选中宣※文化名家暨“※个一批”人才工程,8人入选国家※※万人才工程,11人入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余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资助,全国高校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7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30人,湖北省中青年突贡专家、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48人,多人入选“中国重要审计学专家名录”,1人获“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2人入选湖北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
【编后语】
小时候,有一首歌,脍炙人口。
“1979 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那个时候对这首歌所描绘的场景并不明白,只知道这是一件大事,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但对于它到底“大”在哪里,“有意义”在哪里,说不出来,也想象不出。大了一点,上学后知道了这件事是“改革开放”,知道了因为有了它,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我们的幸福感越来越高。它开辟了一个前进的道路,书写了一段东方传奇,“中国崛起”不再只是一个口号。
而我们的中南大正是这个伟大篇章的缩影。
四十年自强不息,中南大人将一片荒地建设地风景如画;四十年辛勤耕耘,一代代学者、大师在这里严谨治学,春风化雨;四十年砥志研思,中南大科学研究不断进步,成绩斐然;四十年立德树人,中南大以生为本,为国家建设输送了一大批精英学子;四十年责任担当,中南大坚持主动服务国家,积极回馈社会;四十年砥砺奋进,中南大在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文社科类大学”道路上,以坚守红色革命传统为本心,以严谨治学、踏实科研为翼,以为国家培养有志有识之士为航向,不忘初心,创新进取。
四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艰苦奋斗。走过四十年,我们的国家日益强大,我们的中南大日益美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说的那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一棒跑下去。而建设更加辉煌的中南大,也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南大人继承发扬光荣传统,书写出属于中南大的新篇章!
-
策划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
供稿
党委宣传部
-
创意
映像设计组
-
文字
崔桢桢、汪弘量、李希越、马晓宇、张雁玮
-
图片
陈韫
-
编审
邓杨
-
设计
刘莉萍、吴锋